抖查查 恒宇
行业资讯
8
2月前
入门篇 : 测试期稳定跑量
查漏补缺篇:投手关心的那些事
结语 :恒宇想说
大家好,我是恒宇,现任抖查查投放负责人。混迹投放圈这些年,踩过的坑比较多:从教育大厂到头部超级IP项目,我都做过操盘手,经手项目累计消耗超数亿元。
我一直在一线盯盘、拉数据、调策略,专注用数据驱动决策、提升ROI,对巨量千川的投放体系彻底摸透。
现在,全行业都在从“标准投放”加速转向“全域投放”。但大部分人对全域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:觉得它就是个聪明的黑箱,上传素材,等它自己下金蛋。
但在我眼里,全域更像一个高学历、但社会经验为零的新人:潜力无限,但你不教他、不引导、不调优,他就可能干着干着跑偏了。
操盘案例之一:维持roi3以上放大消耗
操盘案例之一:roi从0.2拉升至整体1.2
很多朋友一见面就问我:
“恒宇,全域到底好不好用啊?我朋友说AI托管,ROI稳得一批。”
我一般会先笑一笑,然后反问:
“你是想听好听的,还是想听实话?”
实话是:全域确实是千川的亲儿子,但真不是“投了就赢”的万能公式。很多人说全域不行,其实不是模式不行,而是用的人没搞懂它的脾气。
① OneUplift Model
② OneAICampaign
全域几乎适合所有客户和直播间,但在两个场景下效果特别好:
📈 规律很简单:自然内容越能打,全域的效果越好。因为它会优先利用你的自然优势,把每一笔付费的价值放到最大。
坑1:一个号多个账户同时跑 全域是“一夫一妻制”,一个抖音号同一时间只能跑一个全域账户,别手痒开多个,系统会直接停掉你的投放。
坑2:全域一开,其他直播投放会停 它要接管你的直播投放,所以标准推广、随心推、搜索等都会立刻暂停(短视频带货不受影响)。开之前想清楚,别中途反悔。
刚开全域的前三天:别急!
别看 ROI 一掉就慌,别见跑量波动就改计划。
这三天,是模型的冷启动期。 它就像一个刚进公司的实习生,要先摸业务、熟客户、积数据。 你要耐心喂它,别揪着它的耳朵问:“为啥没单?”
信任 + 耐心。 真的,就这两个字。
💡 实战例子 某服饰客户,第一天 ROI 设太高,模型怂得不敢放量。 第二天下调 ROI,预算一开闸,流量涌上来。 第三天调回真实目标,量和 ROI 一起稳住。
有建议就照着来。
没建议就自己算:
历史 ROI = 直播间总成交 ÷ 千川总消耗
新目标 = 历史 ROI × 90%
起量用低一点,跑稳后拉回真实值。你给的目标太理想化,模型会觉得“我达不到啊”,直接罢工。
🌰 例子 某美妆商家:先压低 10% 起量,跑顺了再拉回,稳稳拿量。
全域吃的是全天预算。 别玩什么“小额试投慢慢加”,那是标准投放的老路子。
全域是个大胃王,你小口喂,它跑两步就趴下。
结果——预算撞线、流量掉、订单没影。
💡 老司机经验
✅ 智能优选 + 自选视频,全勾。
小技巧: 新视频直接传到全域创编页;先进素材库的,3 天内一定要投,不然热度就凉了。
🌰 实战例子 某美妆商家切全域时,上了三批素材: ① 历史爆款 ② 正在跑的优质素材 ③ 爆款复刻版
建议开。
它不是限制你时间,而是告诉系统——我今天播多久,好帮我分配流量。
举个例子:
ROI 开始差,但系统知道你还会播 4 小时,就会给你推更多高转化流量,把效果救回来。
必须开的两种情况:
跑全域的心法,其实就四个字:稳、准、狠、懒。
全天 ROI 是大盘,小时 ROI 只是噪音——别被小波动带节奏。
很多人问我:“恒宇,我要起量,是调 ROI,还是用一键起量/视频追投?”
我会先问:
“你是短期冲场观,还是要 ROI 稳中加量?”
⚠️ 一键起量 + 视频追投的预算总和,别超过总直播预算的 20%。超过了,容易翻车。
把一部分预算单独抽出来,交给系统在指定时段猛冲流量。
适合临时造势,比如活动、福利场。
缺点:不保 ROI,但不会动到主计划的成本保障。 翻译一下——冲得猛,但有可能摔跤。
额外预算砸在某个视频上,二次收割目标人群。
同样不保 ROI,但主计划安全。
所以,想冲就冲,不想全盘冒险。
出问题别急着骂模型,先做三步自查:
自查完还没头绪——
找对接销售,或者用问问机器人丢问题,省时又省命。
具体场景 | 起量工具使用建议 | 注意点 |
直播间承接能力好,如明星主播/爆款商品上线,具体表现为商品点击率、转化率等指标好,想要快速拉一波量提高GMV | 使用一键起量-直播间购买 ![]() 如果对直播间在线人数有特殊要求,可以使用一键起量-直播间人气目标。直播间人气目标下,人气提升快但是转化比较难保证,建议在明星达人进场或者场观强诉求时使用。 |
举例:B预计投放后ROI好于A A:使用一键起量2次,分别是0.5小时100元 B:使用一键起量1次,设置1小时200元
|
有新素材/经验判断优质的素材(如达人明星素材、主推品素材等)上传,希望快速激活拿量 | 使用视频追投 ![]() ![]() |
举例:B预计投放后ROI好于A A:使用视频追投2次,分别是0.5小时100元 B:使用视频追投1次,设置1小时200元
举例:如果有一笔大的起量预算 希望短时快速拿量:将预算分散在多条素材一起短时追投 希望稳定拿量,时效要求不是很强:拉长追投时长,慢慢花预算 tips:如果希望有更确定的转化效果,建议单个追投预算不低于2-3个转化的成本,减少空耗 |
有些人一急着冲量,就直接把 ROI 拧到天翻地覆,结果模型一脸懵。
我的建议是——先看看后台的「拿量建议」。
投流优化
大场爆发怎么打?大促想冲量,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搞定的。我的经验是分两步走——投前铺垫和投中爆发。
【投前 3 天】——模型要热身
【大场当天】——油门踩到底
全域不是天天冲刺,更多时候要稳扎稳打,保持健康现金流和 ROI。
【日常节奏】——别断粮,别断电
【素材管理】——喂新粮,清旧料
【数据心态】——看全局,别被波动吓到
场景 | 操作方法 |
|
|
|
设置一键起量时,小预算、时长更长的效果更优,举例:B预计投放后ROI好于A A——起量2次,分别是0.5小时100元 B——直接1次起量,设置1小时200元
|
|
与一键起量同原理,在设置视频追投时,同样小预算、时长更长的效果更优
|
|
|
测试场景 | 操作指南 | 注意事项 |
投前创编 |
|
|
投放期间调控 |
|
|
实时/复盘看数 |
![]() | - |
效果评估 |
|
|
素材优化 |
低效素材定义:系统评估视频素材已充分探索但跑量效果极低,且预估未来不起量,属于低效素材,建议替换其他素材投放
|
|
优秀投手经验
某美妆商家:
某内衣商家:
📍 诊断建议会在什么时候出现? 当你的全域推广账号整体 GMV 跟上个时段 / 昨天 / 近 7 天 / 同行相比出现下滑时,系统会自动给出诊断结果和优化动作。 所以,如果你感觉直播间掉量了,第一步不是乱调 ROI,也不是找投手吵架,而是先点开诊断看看。
📍 诊断结果一般分两类
① 直播内容竞争力下降
② 广告竞争力下降
掉量这事儿,第一步不是盲目加钱或改 ROI,而是先看看系统怎么说。
① 竞争力正常 → 正常波动
② 竞争力下降 → 找到掉点
📌 内容竞争力下降
📌 投放竞争力下降
③ 暂无诊断建议 → 长时间大幅掉量
ROI 跑不达标,不一定是模型不给力,有时候是你自己给了个“做梦”的目标。
① 目标定太高
② 目标合理,还是没跑成
不起量,不一定是模型懒了,很多时候是你自己把它捆住了。
① ROI 目标太高 or 还有下调空间
② ROI 已经是底线了,还不起量
全域的底层逻辑是:在达成你设的 ROI 前提下,帮你把 GMV 榨到最大。 所以它会优先找高转化人群,然后慢慢拓到潜在可转化人群。换句话说——它天生就是个“会自己找人”的老猎人。
那你要是硬想调人群占比,也不是不行,但要三步走:
⚠ 友情提醒:
全域推推广定向能力规划中,预计将支持:
最终产品能力以上线形式为准,敬请期待!
优秀投手经验
某美妆商家总结得特别到位:全域偏不偏人群,不看你怎么设定,而看你的人、货、场和素材有没有对上号。
如果你发现成交人群和目标完全不一样,比如你想打高端客群,结果成交的全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,那大概率问题出在内容和场景上:
恒宇的提醒:在全域这种没有计划定向的模式下,控人群的“ steering wheel(方向盘)”就是内容和人货场,别想着用参数去硬掰。
首先要明确,测新品期可能会损失部分ROI,目的是换取新品的成交量,培养新品的竞争力
场景 | 操作 |
如果无明确目标新品 |
|
如果有明确目标新品 | 直接走上述3和4操作 |
优秀投手经验
某美妆商家:测试新素材时,有一半素材是原来产品,一半素材是新的产品,然后我们再去观察它的流量进入的情况下,这个商品的数据,看点击率、转化率、曝光转化率,然后 OK 的情况下再把它切到主推再去跑
投放场景 | 投前-创编 | 投放中-调控 |
操作指南 |
|
|
注意事项 |
|
|
优秀投手经验
某美妆商家:
某内衣商家:
迭代场景 | 先看数 | 后操作 |
核心关注 |
|
|
操作指南 |
![]()
![]() |
低效素材定义:系统评估视频素材已充分探索但跑量效果极低,且预估未来不起量,属于低效素材,建议替换其他素材投放
|
注意事项 |
|
|
投手优秀经验
某美妆商家
全域推广的全自动拿量模式,简直就是新号的“开局神器”。
ROI 目标 = 直播间成交金额 ÷ 同场巨量千川消耗
优秀投手经验
某教育商家:
某美妆商家:
跑全域,不光是投得好,还得盯得准。效果怎么看?四个地方搞定:
适合日常巡盘,判断大盘健康度。
用于对单号做深度诊断,找到掉量或爆发的原因。
适合大场或关键直播时段,盯盘 + 及时出手。
用于周/月度总结,判断全域到底帮你多卖了多少货。
很多投手一上来就问:“全域到底有没有用?”
我的建议是——先别急着下结论,先跑够、看准、再评判。
评估全域,不是只看 ROI,而是看在 ROI 稳住的情况下,GMV 有没有提升。
两种方法:
⚠️ 提醒:不同时段的流量 & 竞争环境会影响对比结果,不要机械理解。
全域的效果 = 投放竞争力(广告) + 直播内容竞争力(自然内容)。
在全域模式下,每个素材都是为了整体 GMV 最大化服务的。
全域的目标是——在整体 ROI 达标的前提下,追求整体 GMV 最大化。 系统会让素材(短视频 / 直播间画面)之间互相配合、互补,调配消耗。
影响某个素材消耗和 ROI 的,不只是它自己,还包括:
举个例子:
这可能是系统刻意安排的结果——
如果你删掉 A,结果可能是:
所以,低 ROI 高消耗的素材不一定是坏事,它可能是在帮你“拉 GMV 大盘”。
举个例子:素材A消耗高但ROI很低(跑量能力强但roi较低),素材B消耗低但ROI很高(跑量能力弱但roi较高),这种现象可能是结果而非原因——素材B拉高了整体ROI,让系统有更多下探ROI的空间需要素材A去发挥它的消耗跑量能力,如果此时删除素材A,那么首先整体GMV受到影响,因为B跑量能力弱从而拿不到更多的GMV,同时ROI也会变低,有损于最大化GMV的原则;
全域推广GMV最大化逻辑
| 全域推广-贸然删除头部GMV素材的后果
|
全域素材的数据,建议按“现场盯盘 → 单日分析 → 历史复盘”三步走。
作用:实时掌握素材动向,高效配合直播调整
作用:当天和历史单日的分素材转化 & 互动表现
作用:最全、最细的素材数据基地
云图的数据已经把全域推广融进了整体广告数据里,不会单独拆分成“全域”和“非全域”,所以你要知道它藏在哪。
实战提醒: 云图的全域数据更像是“混合水流”,你要学会用触点筛选、时间对比、人群分析,把全域部分的表现拆出来看,而不是只看总数。
全域推广直播大屏怎么用?
全域推广直播大屏,是看单场直播全域投放效果的实时窗口。但用之前,你得搞清楚几个“对不齐”的坑:
全域推广直播大屏只算当场直播间的全域推广投放数据,所以和“全域推广首页”或“罗盘大屏”的总数据会出现差异。常见三种原因:
全域推广大屏入口
全域推广大屏可查看的数据范围
| ![]() |
| ![]() ![]() |
开全域推广的时候,罗盘直播大屏的数据不分付费还是自然,都混在一起看。 但记住,它只盯着这一场直播,所以和全域后台的数据对不上是正常的。
常见“对不上”4个坑:
恒宇提醒: 别为了让两个数据对齐去纠结,这俩本来就是两个口径,该看哪个看哪个的价值—— 罗盘看的是当下节奏,全域后台看的是整盘棋。
短剧播出期间,全域推广GMV提升更显著 | ![]() |
怎么投放短剧类素材? | ![]() |
短剧x全域的优秀案例 | ![]() |
行业节点全域推广跑量方法 | ![]() |
全域推广大场爆发方法 | ![]() |
品牌大场投放策略 | ![]() |
头部客户方法参考 | ![]() |
热点场景投放策略 | ![]() |
优秀客户投放方法参考 | ![]() |
全域推广怎么投放新品? | ![]() |
优秀客户投放方法参考 | ![]() |
我见过的优秀投手,都是用省下的时间去抠“人货场”细节,结果广告稳,自然流量也跟着长——这就是全域的放大效应。
操作也简单:
全域推广,其实就是一场人与系统的“双人舞”。
系统负责逻辑、算法、模型——它比我们更冷静,也更“死心眼”;
人负责策略、节奏、创意——我们比它更灵活,也更懂生意的味道。
你要做的,是让它跑得顺,又跑得狠:
等到你和全域配合得默契,它会像一台你调教好的赛车——稳、准、狠、懒,既能日常平销稳得住,也能在大场爆发冲得动。
最后一句话送给你:
投手的价值,从来不是“投多少”,而是“投得值不值”。愿你手里的每一分钱,都换来有意义的流量和生意。
预约下周二晚直播
加小助理,提前拉千川全域恒宇直播交流群:备注周二直播
扫码进群免费领取会员
微信公众号
{{item.time_desc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