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做抖音付费流量的十大误区!

原创

抖查查波哥

行业资讯

6

1年前

都2024年了,还没整明白抖音付费流量的同学就不要做了,至少是不要自己做了,找靠谱的人或者合作货盘配合起盘吧!


1)不理解平台付费推流的逻辑,所以上来会觉得平台付费流量太贵,太坑,做不起,认为只有平台能赚钱,商家必死,新手商家或者小商家完全没有机会;

PS:确实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亏钱案例,头部都是巨有钱的公司或者品牌,支撑着非常高的GMV,从产品、品牌力、公司团队、采用的手段,都是顶级豪华配置的。原因是我们所选的行业赛道是非常卷的,头部已经杀出来了,如果综合实力不够,确实在平台上面得到的结果就是很难做起来,很难赚到钱。唯有选择细分赛道,避开主力头部才有机会,或者开品将差异化做到首位,抖音平台喜欢一个全新的产品,快速投完全网用户。

-------

2)对所处行业赛道的生态位判断错误,对于竞争的程度的低估,没有优势却认为有优势,从而采用的打法完全不对应,杀进去后马上就觉得有问题,成不了,但是撤吧,刚动员完团队,不撤就忍着亏硬干;

PS:一旦确定了进场了以后,要抛弃任何包袱,逻辑是验证出来了,如果不对,就当是试错,马上调整。流量生态没有谁一进来就是完全匹配的,都是快速调整才能够得出最优解的。调整思路来自于,踏踏实实实战来的经验(优秀操盘手+服务商),以及人货场在流量平台里面产生的真实数据(数据不会骗人),以及足够强的执行力。

-------

3)卡点太多,对于认知、人才质量、运营策略、千川投放等细节做得不到位,没有真正导进来优质流量测试通转化逻辑,可能数据不行不是产品问题,而是诸多卡点造成的;

PS:在实战中,把团队练出来,最后拥有一个能打的流量团队,才能持续搞到好的流量。

首先跑通转化逻辑,然后在前端引流端和后端转化端,双向调优,优化转化率,提成整体流量的承接力,逐渐让转化成本下降,直至能够接受的程度,然后在新的一轮开品的时候解决产品缺陷,优化执行细节,进入流量的高循环,这个过程不能投机取巧,只有埋头实干,逐渐磨合,这其中的成本和亏损,都是在打造自身流量获取的能力(核心竞争力)。

任何中途放弃,都是前功尽弃,一般商家进场,我都会真实的根据其情况,估计出这个投入的成本,但是往往急功近利的人不认可,觉得自己是神,不用这么费劲投入这么大也能快速拿到好的结果,结果就是钱白花,还要重头再来,时机过了成本更高。

-------

4)没有亲历亲为的执行,雇佣军打天下,消耗了大量成本和心力;

PS:不花自己的钱,绝对感觉不到疼,所以很多操盘手,拿老板的成本不当成本,选人的时候就选有实力的老板,所以玩命挥霍。其实这是不对的,牛逼的操盘手,主要看的不是老板钱的绝对值大小,而是先看货盘和供应链能力,这个决定了业务是不是能够做起来,做起来之后能否稳得住,完全看钱的操盘手,不是菜就是坏。

所以很多情况下,至少是合伙人要亲自上,在战略打法定位,以及投放这种容易亏大钱的关键位置上,直接把控,跑顺后才可以交给靠谱的团队。

-------

5)总感觉免费流量牛B,所以付费肯定做不起来;

PS:路径依赖,见过太多自然流做的牛B的老板,付费流量认知菜的不行,因为舍不得稳赚不赔,拿时间换流量的方式,做不明白付费流量,还要立一个看不起付费流量的人设。

不让平台赚钱,你的生意有多持久,可以自己想下,其实流量越好越危险,因为百人团队,一旦流量消失,马上就是亏损需要处理。靠天下雨的生意模型,总是不够安稳的,试想下,如果抖音是你的,有人在平台里偷流量,每天赚几十万,平台啥也赚不着,你会怎么做?

当然是找人替代这个生意,找愿意交钱的团队!

-------

6)不认同优质服务商,合作伙伴的价值,所以情报方面,思路方面,执行方面总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;

PS:能力再强,面对充分竞争,也是需要生态合作伙伴的,这块不想多说,因为波波本身干服务商业务,说太多以为我在洗脑。

但是毛主席的韬略总该大家学习下吧,把朋友搞的多多的,把敌人搞的少少的,活到今天的头部服务商服务了n多家客户,情报能力、经验技巧、还有成本把控能力都是很强的,值得信赖。^_^

-------

7)拿到小的成绩,开心越早,死得越早!持续博弈,需要不断建立优势。

PS:最SB的行为,就是阶段性的拿到流量结果,就沾沾自喜,以为世界都是自己的了,然后基于一个流量逻辑,快速无脑复制,试图吃光整个流量红利,结果很2的做了×10的动作,场地×10,团队×10,直播间×10,产品线×10,结果很傻逼的亏损倒闭了,波波之前就在这块吃过大亏,当前的流量生态变化太快,不要以静止的思维,试图去踏入同一条流量的河流。

-------

8)只建立单一的流量优势,不成立,要结合城市的人口红利,拿到团队的性价比,结合产业带的优势,拿到生产的性价比,结合多年的生意积累,拿到玩法竞争力,进场选好赛道,拿到流量的红利期,多种优势的叠加,才能够稳定流量的基本盘。

PS:光有流量优势+赛道红利,没有对行业的深度理解,翻车案例:李一舟,生意优势+资源优势,没有流量玩法,失败案例:绝大部分做不起来的家族企业和传统企业,光有产品生产优势,其他啥都没有,失败案例:卷哭了的产业带工厂...

-------

9)不服高人有罪,太多新手进场,执迷于手里面有的东西,尝试给其讲解清楚逻辑,听完后,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
PS:拿着钉子找锤子的方式,基本没有任何机会。逻辑成立,才值得围绕其去投入钱、时间、资源,不然没有任何意义。

-------

10)谨慎入局,环境不好,下半场中的下半场,没想清楚,不要做,感觉不对马上停!

PS:少赔就是赚>少赚就是赔 的时代,该亏的钱没亏就是赚到了,而不是绝大部分机会都是没赚到的钱,没赚到就亏了。有点绕,但是,是这么个道理,直播电商拼组织力,拼势能,生意的脆弱性很高,风险耐受程度高的人,再来挑战。


微信扫码分享

分享到微信
交流圈

扫码进群免费领取会员

微信公众号

热门文章

{{item.title}}

{{item.time_desc}}